新材料大数据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在京召开
6月28日,“新材料大数据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为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联盟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由北京科技大学、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联合材料和信息技术领域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优势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共同发起成立,汇集500余家会员单位,致力于推动我国材料数据资源融通和材料大数据技术发展应用,助力材料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陈克龙司长,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院士,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张晓刚,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少明,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武贵龙,北京科技大学谢建新院士,中关村材料技术试验联盟王海舟院士、阿里巴巴集团王坚院士、北京工业大学聂祚仁院士、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陈祥宝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毛新平院士、中国有研科技集团黄小卫院士、清华大学段文晖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李贺军院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董绍明院士、中南大学柴立元院士、武汉理工大学傅正义院士、工信部原材料司谢彬处长、国资委规划局李亚茹处长,以及来自中国有研科技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中国铝业集团、中国宝武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首钢集团、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等近150家联盟理事单位的专家和代表现场出席联盟成立大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陈克龙司长讲话并对新材料大数据创新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联盟成立对于充分发挥大数据对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加快推进新材料数据、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材料研发与应用的全新发展模式,为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提供关键支撑。联盟能够更好的发挥材料和数据“一加一大于二”的创新协同效应,创新建立以利益为纽带,共通、共享、共治、共赢的数据管理机制,增强材料数据技术、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公益服务,丰富重点领域示范应用场景,串珠成链,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形成有效生产力。通过联盟的成立,提升关键核心材料数据的安全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充分发挥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作用,推动构建一站式材料数据资产管理与可视化监测体系,实现数据的全过程管理及各环节的安全监管,提升数据全生命周期保障能力,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陈司长期望新材料大数据联盟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发挥好桥梁、纽带和支撑作用,为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武贵龙致辞并向与会嘉宾和会员单位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国家对于材料数据资源的保障和大数据技术创新高度重视,创新联盟正式成立,必将形成联通材料研发和工程应用的生态圈,进一步汇聚起材料数据资源,推动材料大数据技术发展,加速材料数字化研发制造和产业智能化转型,为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作出新贡献。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少明致辞。他指出,成立新材料大数据创新联盟旨在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材料大数据创新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材料产业、上下游行业、大数据领域方方面面的机构、专家共同参与。为了更好地融合行业优势资源,保证国家战略的落地和实施,通过成立材料产业大数据联盟,共同研讨联盟建设大计,为搭好平台、建好体系出谋划策。通过凝聚共识,以“材料+数据”助力新材料原始创新,为材料数据应用生态构建指明方向,为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贡献新动能,共同助力我国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钢研作为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将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的指导下,提供政策、机制、资金、环境等条件,不遗余力地做好联盟的工作。
中国钢研数字化研发中心苏航主任在成立大会上汇报了新材料大数据创新联盟筹备工作。联盟会员单位超过500家,其中包括300余家材料生产制造和互联网企业、200余所高校、研究院所及学术团体,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并审议通过联盟章程,选举产生了联盟理事单位。第一届理事会审议通过了理事长、秘书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单位的提案,北京科技大学作为理事长单位、谢建新院士担任理事长,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秘书长单位、苏航教授担任秘书长。